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抗疫专栏 >> 防疫建筑火了?后疫情时代,多家房企已启动防疫设计
详细内容

防疫建筑火了?后疫情时代,多家房企已启动防疫设计

防疫建筑火了?后疫情时代,多家房企已启动防疫设计

 新浪地产设计 地产设界 


距离武汉封城快5周有余了,疫情数据在持续的减小。尤其在非湖北地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呈下行趋势,出院人数也已远超死亡人数。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但每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后,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2002年的SARS事件使人们关注点转移到板式建筑,梯户比例;雾霾的肆虐使人们关注点转移到空气质量,气候环境,健康人居。


新冠肺炎禁足期间出现了居家娱乐、健身、居家办公、云直播卖货等新的生活方式,从观念上引发了人们重新定义事业和家庭的关系,重新平衡工作与健康的权重。也会对居住空间的卫生状况、社区配套,室外活动空间,独立功能空间、家庭互动空间等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式。


相信通过本次疫情,人们的关注点会在一段时间内转移到健康、安全、复合功能,而且更加关注社区配套。产品是企业生存的立足点,地产设计人当下的责任是从专业出发,为后疫情时代的产品提出对应的设计思考并付诸实践,提升产品质量。



疫情后房子设计逻辑将大改


即便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不少人还迷恋着“人定胜天”的理念,认为拥有现代医学的盔甲,终止传染病的侵害只是时间问题。事实真是如此吗?


人类发展和文明的进程,既让瘟疫得以肆虐,也让人类终于可以科学地对抗瘟疫。今天,人类依然不能说可以坦然的面对任何疫情的挑战,但瘟疫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和冲击力总体上呈逐步衰减之势。


健康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发展,可以有效地阻隔瘟疫的传播,“宅家”也成了最有效的抗疫手段之一。但居家防疫有必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应该避免多层和高层住宅的通风系统和其他方面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


2002年冬季非典在中国首先被发现,并迅速通过各种途径蔓延传染。它在2003年春季席卷中国,其传染性之猛、危害之大令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淘大花园


2003年3月底,淘大花园暴发了一起人数众多、发病突然的SARS疫情。3月26日,港府卫生署证实,淘大花园座有5个家庭7人受感染。28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大幅增加到63人。31日,感染人数再激增至213人!而到4月15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竟达321人。在全港因”非典”死亡的296名病人名单中,”淘大花园”的居民就占了42人。


世界卫生组织在后来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这场不同寻常非典爆发,可能是由建筑环境及卫生因素所造成,其原因令人警醒。


包括居室内不依赖空调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恒温恒湿恒氧恒静?菜市场、超市、垃圾站如何通过设计实现卫生清洁?社区公共空间如何科学设计、合理利用?社区防疫设施如何装得更快、效果更好、用得更久?


这些疑问都需要房地产相关企业都行动起来,为美好人居交出答卷。一场疫情,不仅考验了人体的“免疫力”,也让人们增加了许多对房子“免疫力”的思考。


1

电梯厅通风、设计改造成刚需


目前很多房企已经针对疫情进行了房屋设计的专项研究,思考如何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让未来的产品(房子)做到拥有更好的“防疫力”。


比如合理布局和控制楼间距,确保住户采光和通风的要求,规划布局要结合常年主导风向。


开敞阳台,全明卫生间。因地制宜增设摄像头热感测温、智能无人值守安防、社区智能防疫系统等,使其更契合疫情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

据了解,此前不少刚需户型,建筑都会采用“筒式”的设计,电梯厅在中间,东南西北都是房子,导致电梯厅处于一个基本密闭的状态,几乎没有自然通风,只能通过设备通风。电梯是高层建筑的标配,特别是塔楼的消防通道(楼梯)从一层到楼顶都没有对外的窗户,成为“黑楼道”,对通风非常不利。还有很多办公楼或住宅楼在消防通道堆放垃圾和杂物也不利于空气流通。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存在许多带有"天井”的住宅,这些”天井”一般位于塔楼的中部,用于厨卫空间的换气,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建筑由于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拔风”,会造成“串昧儿”。

近年来,一些新建筑仍有采用“天井”的,但大多数是空间较大的景观,但是在疫情流行之际,为了避免“串气”和"天井”内不洁物质的蒸发,这种住宅的用户应在特殊时期关紧“天井”窗户,开启一些直接对外的窗户,以保证户内的良好通风。


2

户型通透性更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此次疫情后,不少房企已经在思考,在同面积段内,如何在面宽和进深上进一步优化,确保尽量多通风采光,实现更多的房间朝南,避免出现暗卫、暗厨等情况。


“比如客厅能做到南北对流,主卧也可以做到南北对流。这样就算家里有隔离人口,都会好很多,平时居住舒适性也会更高。”一位户型设计师告诉记者,由于最近居家办公的需求,未来设计也会更多地考虑客厅功能多样化,并将房间尺度优化,尤其主卧考虑留有办公空间。

包括户型内的新风和空调系统也备受关注,采用循环送风的中央空调由于无法对循环风进行消毒,在防治疫情的考虑下,应尽快制定新标准进行改造,加强补新风和排风措施,安装消毒装置,对于通风能力差或通风死角的地方,应增加通风设备。


3

重塑卫生间地漏设计逻辑


在此次疫情的传播中,广州海珠区某豪宅也曾发生一栋楼同一户型出现多起确诊病例的事件,这也让人们更加注意病毒通过下水道的传播风险。目前,部分老建筑为了避免因加厚楼板而提高成本,普遍采用3cm水封的地漏。这样的水量在春天一般两天就会蒸发掉。尤其是部分老楼房采用的是已被淘汰的三通地漏,其水弯中的水量只有1cm一2cm。可能会造成空气倒流及细菌污染。

很多房企已经明确表示,在未来的产品中要优化管路设计,按规范要求设置存水弯,保证水封高度不低于5厘米。每个用水器具都通过一个水封装置,与下游排水管道隔开。


健康建筑虽然在我国的发展刚起步,但却是改善民生、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的多项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意义深远。同时,健康建筑的性能要求更高、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未来如何使健康建筑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发展而言,各领域与建筑、与健康的交叉关系,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健康建筑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是体现在运行效果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营造健康建筑:开发企业的解决方案


经此一”疫”,消费者完成了健康住宅的“国民自教育”,这也倒逼2020年,或将成为健康住宅的爆发年!事实上,之前例如:中国金茂、当代、朗诗、阳光城、中南置地、力高等房企在绿色健康已是先行者,他们的健康住宅输出能力将值得期待!

我国健康建筑发展刚刚起步,房地产行业担负着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疫情的蔓延同时也是行业纠偏的契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健康建筑是极其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房地产行业在这场疫情中,进一步的精细化了发展,在应用阶段逐渐从从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发展到具有设计、施工、运维、评价、检测等全过程控制的方向。


同时,建筑领域本身,涉及公共卫生学、心理学、营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健身等等很多交叉学科,由此所涉及的健康产业结构亦多样。


因此,健康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整 合科研机构、高校、地产商、产品生产商、医疗服务行业 、物业管 理、适老产业等在内的更多资源,形成良好的健康建筑发展环境,共同带动和促进健康建筑产业的向前发展。


1

户型产品升级


在当前的环境下,规模大不代表生命力强。房地产开发走向高质量、高技术,提升自身产品力,不断努力地进化迭代,去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才是硬道理。


近日,网络上 “宅家抗疫”的理想户型,2.0版本——4+1室2厅3卫火了!这种 “隔离疫情”户型(153㎡)在网上引发热议,它满足了居家隔离、囤货、居家办公等需求。并且为了使户型更具适配性,还描绘了多个场景。

虽然存在一些落地性问题,但也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是一次小的尝试,但也是对“疫情”的正面反馈,引发思考。


当代置业认为,绿色健康建筑是绿色科技与建筑结合的且与客户健康息息相关的新型产品,相比传统建筑拥有更加先进的设计考虑和配置标准,为客户提供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相信也必将受到客户的青睐。

当代置业的绿色健康建筑主要从三个维度实现传统建筑产品升级,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即通过置换式全新风系统、安全健康水系统、智慧社区系统等绿色科技的引入,在居室内为客户创造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的空间,在社区内为客户打造生态的宜居环境,提高人体免疫系统能力。这种措施将建筑、社区集合成一个具有“免疫”功能和“御灾”能力的活性空间。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先生表示:“房地产的未来一定是产品主义和客户需求的回归,住宅产品应该回归到安全和健康的层面上,这也是一轮新的进化。”


2

重塑健康景观


健康无疑也是景观设计的关键主题,并且要关注有利于疫情后人们的心灵层面的恢复。比如景观的价值维度和功能的多样性会成为客户敏感点。


景观植物除了观赏性外,不再是单纯的植物绿化,也可以赋予健康卖点。比如活动空间种植宜栽植有益健康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益的植物;安静休闲空间希望空气清新、静心愉快,要求植物能缓解压力、提神清脑、增强记忆等。

基础外围空间易种植能够降低外界有毒气体浓度的植物等;提供园艺苗圃或农场,人们可以享用自己亲手种植有机健康植物同时也能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包括在居家隔离后,身体基本上处于低反应阶段,在疫情结束后肯定有很多人希望多做健康运动,那么满足全龄人群的活动将是景观设计重点关注内容,比如亲子活动场、园区跑步道、球类运动场地、老人、青年健身活动场地,并设置徒手训练区等,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运动的需求。


3

把好社区入口“健康关”


疫情唤醒了人们对社区规划的再审视,社区入口,是城市进入社区,业主回家的“第一关”!疫情期间,社区入口更是社区与外界、与病毒密切接触的通道。

对此,金茂在社区入口功能上破解四大交叉感染难题:业主人行归家、车行归家、快递收发、访客通行,实现防疫检查、消毒、无感通行、快递收发管理有条不紊;人脸识别技术、自动开闸等无感通行设施,又避免了直接接触的交叉感染。

“立春三候,鱼陟负冰”。2020年,距离春暖花开、破冰解禁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当下的疫情已经慢慢好转,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希望“瘟疫”能给当代健康建筑提出的新挑战,能够促使地产行业共同努力进步,将我们的住宅规划与城市设计建设得更加安全健康、更具智慧和韧性!



END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