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中轴线上的首开人丨匠心传承让天安门城楼重焕光彩
详细内容

中轴线上的首开人丨匠心传承让天安门城楼重焕光彩

来源:首开关注公号    

640.jpg

编者按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和“灵魂”,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城市复兴”为己任,首开集团倾力参与城市文脉保护与传承,在北京中轴线及其周边和延长线上,参与了多个项目的修缮、建设和服务。今年,北京日报记者历经数月深入采访,推出了《中轴线上的首开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首开在修缮维护北京中轴线的贡献与匠心,共同助力中轴线申遗。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的天安门,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它见证了国家几百年的兴衰荣辱和新中国的崛起与复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向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如今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是源于半个世纪前的一次彻底翻新和多次修缮,这其中也有着首开人的奉献和坚守,他们用智慧和双手,让天安门重焕光彩。


在首都的中心,故宫的正南端,天安门,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高耸的红墙、金黄的琉璃瓦、晶莹剔透的汉白玉桥和威严矗立的华表,淋漓尽致地体现着这座建筑的宏伟气魄。

640 (1).jpg

时至今日,依然会有无数的中华儿女能够清晰地回忆起,73年前的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曾经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如今依然回荡在耳边。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象征着皇家威仪的建筑,曾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历了硝烟弥漫的兵火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风吹雨打。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这座长66米,宽37米,高34.7米威严庄重、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源于半个世纪前的一次彻底翻新和多次修缮。

640 (2).jpg

▲1991年,首开集团老一辈彩画技师杜恒昌在天安门城楼进行彩画沥粉

自1969年以来,首开集团房修一、房修二公司分别参与了三次天安门城楼的重大修缮任务,尤其以1969年至1970年间的拆除重建工程最具代表性和重要意义。在多次的修缮过程中,首开古建工匠用智慧和双手,将坏损变形的建筑重新变得坚固如磐,让黯淡无光的外观焕发出全新光彩。


从黯淡到新生见证历史兴衰

提起北京城,一定要说天安门。

古时工匠们用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筑起的饱含着传统文化且极具艺术性的,在若干年后成了人们心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建筑。

640 (3).jpg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天安门,曾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名作承天门。远观整座建筑,稳健持重的曲线,将历史的痕迹勾勒的熠熠生辉;近览内部构造,巧妙精湛的工艺,让它从若干古建筑中脱颖而出。

回望历史,这座建筑也曾展示过它坎坷多舛的满目疮痍。1457年承天门被大火焚烧,八年后,明代御用建筑师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明末,承天门再次毁于兵火战乱之中,1645年经历了再次重建,这也是建国前的最后一次重建,随后正式更名为天安门且沿用至今。

640 (4).jpg

▲一张1970年初天安门广场合影照片,当时身后的天安门城楼被一个巨大的席棚所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城楼随之成了中轴线上昭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红色地标。但在20年后的某天,路过此地的人们却发现了一件“怪事”:天安门的外围被一层层的包了起来,可以听到里面的阵阵声响,但却很难看清里面发生了什么。

原来,1966年河北邢台的一场地震灾害让天安门的主体结构受到了严重损坏、变形、下沉,这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甚至连屋顶都会漏雨。对于“上了年纪”的天安门城楼来说,亟需一次彻底的修复。

于是,在距离上一次重建324年后,1969年,国务院决定重建天安门城楼。工程中所涉及大木构件、斗拱、菱花隔扇等制作、加工及琉璃规格、用量的提供、彩画方案设计等均由首开集团房修一、房修二公司承担。

640 (5).jpg

▲1984年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最大的古建筑工程,也是清代晚期以来少有的大型古建筑修建工程。“尤其是天安门城楼是悬挂国徽的,就显得更加神圣。”亲历了1969年重建工程的首开房地集团资深古建专家、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马炳坚回忆说,那时周恩来总理在工作人员提出的三个方案中选择了难度最大,但却最能还原天安门城楼原本风貌和历史痕迹的方案:城楼仍保留木结构,并对木结构做适当加固。

“当时天安门城楼已经越来越不稳了,立柱腐朽、梁架朽裂、角梁脱位等问题很多,许多节点处的木质枋也损坏了。”马炳坚说,当时城楼内有一根竖着的木柱,虽然从外面看上去完好无损,但实际里面已经因为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变成了空心状态,随时有可能会倒下。“光是想想都觉得害怕。”当年那些和马炳坚一起亲历过重建工程的老师傅们,如今健在的大多已是耄耋之年,可每当说起这段经历时,却依然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一样。


梦到哪里做错了立马起来现场检查

由于天安门城楼建成年代较早,当时的设计图纸并未被保留下来,加之其内部工艺十分复杂,这便使得“按原貌重建”这项本不容易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起来。

“重建天安门城楼是当时国内的天字一号工程,丝毫怠慢不得,绝对不能出错。”马炳坚说,即便当时参与重建工作的师傅们基本功都相当扎实,对古建筑的结构也了然于胸,但为了确保重建过程万无一失,并提前搞清楚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技术,还是决定先“打个样儿”出来。

这个过程在古建修缮这一行儿里叫“扎小样”。所谓扎小样,就是在重建复杂或大型木建筑之前做一个缩小版的模型,这个模型的构造、做法、榫卯、比例关系等等都要与所还原的建筑完全一样。

640 (6).jpg

马炳坚和工人们扎的是天安门城楼最西侧梢间的小样。当年,马炳坚的师傅告诉他们,天安门城楼这种歇山式的建筑,最复杂的木质结构都集中在梢间部分,其余地方的构造相对简单,把梢间的问题搞清了,其他地方就不成问题了,因此没必要做一个完整的天安门城楼小样。

于是,1968年的春天,在重建工作开始之前,便有了几个年轻人们跟着老师傅一起扎小样的忙碌场景。在他们眼中,这不仅是重建前的技术准备,是包含着无数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学习机会,更是古建筑木作行业中传承了千百年的规矩。

大约两个月后,扎小样的工作顺利完成,马炳坚一行人已完全掌握了天安门木构架的全部技术关键,也为后续大木构架的制作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天安门城楼的下层檐和上层檐要分别安置五踩和七踩斗栱。”马炳坚说,当时工人们进行了一个统计,整座城楼内有60根落地柱,24根童柱,48根瓜柱,共计132根;还有包括桃尖梁、接尾梁、天花梁、五架梁等在内的112根梁、160余根檩、180余根枋及各类斗栱138攒,椽子、望板等构件更是数不胜数,工程量相当之大。

640 (7).jpg

▲1984年天安门城楼

新中国成立后,房修一、房修二公司一直承担着北京古建筑的修缮和仿古修建任务,工匠技术精湛且经验丰富,因此当时两个公司一共派出了100多名工匠,采用半机械半手工的方式进行重建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马炳坚和工人们白天像钉子一样“钉”在施工现场,到了夜里,有时候睡觉做梦会梦到哪个地方做错了,都要赶紧起来披上衣服拿着手电去现场检查一番才能安心。

天安门城楼大木的加工制作是重建的重头戏,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这项工程,无数首开古建工匠们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政治觉悟。那时,马炳坚的师傅家距离施工现场只有十几公里,但为了确保工程不出任何岔子,他日夜盯在工地上,其间适逢长孙出生,都没顾得上回去看一眼。

“的确,当时只有把大木立上了,才能放心的睡觉。”同是参与1969年重建,跟着师傅负责大木制作相关工作的万永海也有着和马炳坚一样的感受。

万永海1962年进入到房修二公司,虽然参与重建工作时已经有了7年的修缮工作经验,但这却是他七年来第一次参与到这么重大的古建修缮工程中,因此万永海时时处处都更加认真。

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万永海用了“受益匪浅”这简单却掷地有声的四个字来形容。这是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参与的事业,对于万永海来说,这是一辈子的荣耀。

“我记得当时单是选择木材这一项工作,就花了好大一番功夫。”万永海回忆,最初负责选材的工人在西双版纳等地找到了条件合适的材料,但那时我国的交通网还没有搭建完善,想要把木材送到千里之遥的首都“难于登天”。

“最后只能从加蓬和北婆罗洲进口需要的木料。”万永海说,当时进口了“色皮”“马克尔”等很多种类的木材,直径最大的有两米多。虽然这些木料的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但由于是含水率很高的新木头,所以给后来的工作留下了一些隐患。

所有木工活儿完成后,瓦工、油工等环节也随之相继开工。1970年4月7日,历经112天的日日夜夜,当围在天安门城楼外的一道道遮挡被逐一撤去后,重建工作也终于尘埃落定。

640 (8).jpg

相比于重建前,新的天安门城楼整整“长高”了83厘米。当然,这并不是重建工作中的失误,而是经历了上百年的雨雪风霜,天安门城楼出现了基础沉降,构建弯曲下垂等问题,高度有所下降也是正常现象。好比一个人,年轻时身强体壮,雄姿英发,自然显得挺拔,而当他逐渐老去的时候,腰弯了,背也驼了,身高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天安门城楼“变矮”,就是这个道理。

在重建过程中,首开古建工匠们细心地发现了天安门城楼“变矮”的原因,因此在重建设计之初,便决定了要让它重回往日的高度。用老师傅们的话说,这叫做“恢复了它原本的威严风度”。正是如此,当带着锋芒重现在世人眼中的天安门城楼,才显得格外精神。


用耐心和卓越技艺解决柱子潮湿问题

如今,天安门城楼上的落地大窗雕工精致,朱红色基调上勾勒的金色点线极具大气与贵气;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墙台高大且色彩浓郁;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传统的金龙彩绘及吉祥图案……

640 (9).jpg

为了能将这座凝聚智慧与汗水的建筑始终以最佳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979年和1984年,天安门城楼分别经历了两次较为重大的修缮工作。

1979年,隶属于房修二公司的徐昌森和同事接到任务,对天安门城楼内的全部木质柱子进行检查和修缮。“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城楼里有三根柱子都已经糟了,其中两根的直径有将近一米。”徐昌森说,因为当时重建时用的木材含水率太高,所以用油漆一封,水汽就都留在里面了,时间一长,柱子自然就糟了。“糟的程度怎么形容呢,就是底部用手一掰就能掰掉一块儿。”

在徐昌森眼里,古建筑就和汽车一样,一直放在那里不动不理睬它,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木质结构,每年都应该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要马上去修。”

徐昌森和工友们在木柱子上画出了四个方位,并在两个不同的高度上打木空、钻木屑,把木屑拿去化验,看看是否有霉菌,同时也能看出具体的腐坏程度。在对天安门城楼内所有柱子进行普查之后,徐昌森和工友们结合之前的经验,想了个办法修缮糟腐的木质柱子。

针对腐朽程度较轻的两根柱子,徐昌森选择将工字钢放进柱子里作为支撑。但这一套操作结束后,检测柱子的含水率依然很高。“后来我们就摸索着在柱子上打孔灌药,然后在柱子外面包上三合板,这样就解决了被包在里面的木头无法透气的问题,效果还是不错的。”

而当年就职于房修二公司、负责油饰彩画修缮工作的高连芳,在遇到这些潮湿的柱子时,也进行了一番特殊的处理。

“由于柱子很湿,因此只能在上面薄薄的用猪血、桐油混上砖灰做油饰。”高连芳是油工出身,“猪血+桐油”是古建施工的古法工艺。“等到1984年又一次修缮的时候,技术和经验又有了提升,那时候油漆不用直接刷在柱子上了,刷在三合板上就行了。”高连芳说,直到现在,天安门城楼内的彩画还保留着1984年的版本。

高连芳说,现在像天安门城楼这样的文物古建筑,原则上都是“能少动就少动”,如果颜色太过陈旧或是脱落严重,会重新进行一些回贴。

在一个个看似琐碎的工作中,首开古建工匠们,用心、用手、用智慧、用付出,一步一步“点亮”了这座岁月沉淀中的建筑。

640 (10).jpg

▲1984年,建国35周年整修天安门油漆彩画工程,竣工时首开集团参建匠人合影

天安门是中国的国家象征,在人们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对于参与天安门修缮的首开古建工匠们来说,一次修缮,终生荣光。这些老师傅们,如今多已年过古稀,满头华发。但有的退休多年仍在做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将古建修缮的技艺和精神传承至今,在他们的内心,听到的是责任的召唤。正是有了这些老一辈的匠人,如今,更多的首开人才不忘来时路,驰而不息向远方。


【首开修缮小档案】

项目名称

天安门

年龄

600+

修缮时间

1969-1970年、1984年、1999年

修缮范围

天安门城楼重建等


【建筑故事】

初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的天安门,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曾名承天门,蕴含着承天启运,护佑江山,永葆万年的美好愿望。

修成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惨遭雷火,在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将牌楼重建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然而,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承天门再一次被毁。直到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正式更名为天安门。

旧时,每当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时,皇帝会在天安门上举行庄严的宣召仪式。宣读诏书的官员,会先读满文诏书,之后再读汉文,官员则整齐地跪在金水桥南听诏。待诏书宣读完毕后,会将其放在一个檀木匣子内,从天安门正中堞口处翩然飘下。礼部的官员会在天安门下接着,接到后,按礼制将其带回礼部,并恭镌诏书,分发颁行到各省。

如今,人们所看到的天安门,是1969-1970年建国后再次重建的样子。重建后的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

而除了天安门城楼外,前方的7座汉白玉金水桥和桥南、东西各有一座的华表,也是难掩锋芒的建筑。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华表的顶端端坐着一只神兽,名为“犼”。当然,犼也有一个别称,位于西北的称为“望君出”,位于西南的名为“望君归”。


【守护者说】

首开房地集团资深古建专家、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马炳坚

中国的传统工艺技术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传统建筑修缮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是若干年流传下来的智慧亮点。1969年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可以说是建国二十年来最大的古建筑工程,也是清代晚期以来少有的大型古建筑修建工程。而由于天安门承担着政治责任且地位特殊,因此在重修时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尤其是天安门城楼还载入了国徽,就显得更加神圣。对我来说,一生中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是无上的光荣和荣幸。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