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北京城市副中心: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已建绿色建筑1005 万平方米
详细内容

北京城市副中心: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已建绿色建筑1005 万平方米

来源:建筑杂志社    


编者按

践行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当下建设行业和建筑企业的必修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将持续围绕“‘双碳’引领下的绿色建筑发展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部分地区和企业的典型实践案例,探讨碳减排思路和路径,供业界参考、交流。

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正在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筑领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副中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方面,副中心通过目标引领、项目示范带动、创新绿色建造方式等渠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描绘出绿色发展的美好画卷。


一、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制定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一)明确发展目标

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上位政策指向明确,中位政策支撑空前,落地政策逐渐输出。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副中心要建成绿色城市;国务院批复的副中心控详规提出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5 号)明确要求副中心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市级政策对副中心形成有效支撑。市级部门在评价认证、技术标准、试点示范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政策。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已将绿色建筑二星级评价认证权限下放到副中心管委会;副中心(通州区)先后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新建建筑 100% 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新建公共建筑 100% 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同时明确要求推动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在重点区域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 100 万 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行政办公区率先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域,带动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及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特色小镇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域建设。同时加大公共建筑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实施力度,明确了改造后的公共建筑 100% 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同时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后力争 100% 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的工作目标。北京城市副中心还制定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直柔新型建筑配电系统、高性能太阳能集热器、室内环境控制、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智能化监控等技术应用”的工作计划。

(二)启动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发展和实施政策

2021 年 3 月,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局、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课题,主要内容为确定绿色建筑发展指标、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出台绿色建筑规划导则、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等。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专项研究的目的是要构建副中心绿色建筑发展模式,明确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和具体指标,有效引导绿色建筑各方面的建设发展,各项绿色建筑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促进副中心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绿色城市。研究工作分为 10 项子课题,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几家国内知名的建筑领域学术团体开展研究,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01.jpg

北京东六环路入地效果图 (首都发展集团供图)


二、以项目高效落地推动绿色发展

(一)推动绿色建筑项目落地,积极筹备星级标识评审工作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依靠“多规合一”会商平台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将副中心绿色建筑相关政策落实到规划审批、土地供应、项目立项、工程设计等各个环节。

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副中心绿色建筑面积达1 005 万平方米 ,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绿色建筑 +”融合发展成为特色,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全面铺开,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目前副中心绿色建筑已走在全市前列,155 平方千米范围内已有 67 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副中心现已全面执行两个“百分百”,即新建民用建筑 100% 执行绿建二星级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 100% 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

目前副中心在建高星级商品房项目共计 9 个。其中执行三星级标准 4 个(万国城、帅府二期项目、国风尚城项目、国誉未来悦项目),二星级 5 个(珠江国际项目、河畔家园、东海花园项目、首开、马桥 6006 地块项目)共计 116.98 万平方米 。

同时,根据市政府《关于由部分重点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行使一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京政发〔2021〕7 号)文件要求,副中心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评审工作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赋权至副中心管理委员会。

(二)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项目

建设超低能耗、近零碳(能耗)示范项目 4 个。一是通州新城 0204 街区国风尚城项目,二是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近零碳(能耗)示范项目,三是位于副中心 0302 街区的国誉未来悦项目超低能耗住宅项目,四是通州区档案馆新馆近零碳示范项目,合计建筑面积为 18 万平方米 。以上项目为副中心发展超低能耗和低碳建筑提供参考和示范。

在行政办公区二期160与169 地块试点建设“双零”建筑(近零能耗、近零碳排放);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为全国能源行业首个近零碳(能耗)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 53.49%,综合能耗降低超过 70%;城市绿心组团是践行副中心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城市绿心内所有建筑(包括三大建筑、共享空间、游客服务中心和保留工业建筑等约 60 万平方米 ),耦合使用“地源热泵 + 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 40%,每年可减少 CO2 排放11556 吨,相当于约 20 平方千米森林(约2 个绿心)每年的碳汇;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开园第一年,园区产生的 CO2 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公园内乔木植被产生的碳汇量进行了抵消,实现了碳中和。

在近零碳园区打造方面,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在 6平方千米启动区建设了地热“两能”供热、供冷热泵系统工程(1、2号能源系统)、副中心6号能源站智慧能源系统工程。其中1、2 号能源系统采取地源热泵为主、多种清洁能源补充的多能耦合方式,规划服务建筑面积 236.5 万平方米 。与传统能源相比,大大降低了建筑整体能耗,每年替代燃气约 1 200 万立方米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1.5 万吨,减排CO2等4万吨。6 号能源系统采用土壤源热泵作为基础能源保障,耦合燃气三联供、电制冷、水蓄热、水蓄冷等能源技术,供能面积 62.78 万平方米 ,投运后将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率 100%、三联供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大于 86%、碳减排率大于 25%、节能率不低于 29% 的目标。

运河商务区试点光储直柔技术,建设分布式光伏和虚拟电厂,试点零碳园区建设。

02.jpg


三、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全面铺开

(一)大面积推广落地装配式建筑

在装配式建造方式方面,副中心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 号)对新建建设项目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严格把关。副中心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50% 以上,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重点项目广泛釆用装配式建筑,新建保障性及政策性住房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行政办公区一期装配式建筑占比 80% 以上,二期100% 釆用装配式钢结构。

(二)深入推行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方式在市重点工程中广泛推开,绿色施工比例达到 100%。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预制装配技术等一大批绿色施工技术率先在行政办公区一期进行试点,并在行政办公区二期及三大公共建筑等重大工程中得到推广。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应用超过 23 项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如雾炮车、塔吊喷淋系统、在线扬尘监测系统、全自动无人值守洗轮机、自动化注浆设备、雨水与施工喷淋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集装箱办公房、废旧钢板临时道路、废旧钢筋头再利用(加工成定位箍筋、马凳等)、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可移动式预制围挡、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 + 钢板网外防护体系、承插型盘扣式马道、新型玻璃钢消防水箱、太阳能路灯、基坑周边及塔吊上设置LED 大功率投光灯、变频塔吊等节能设施、噪声实时监测、搭设隔音棚、加装隔音板、采用低噪声振捣器等降噪设施、采用遮光棚、定向灯罩等。

(三)广泛使用绿色建材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是全国首个绿色三星建材应用比例近 100% 的区域,也引领了副中心全域绿色建材应用。后续将形成《副中心绿色建材应用规划和控制导则》,进一步推动副中心建设项目中的各品类高质量绿色建材应用占比不断提升。

(四)创新釆用绿色管理方式

在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中,集成试点工程总承包、建筑师负责制、项目部制、设计监理等绿色建筑的创新方法,形成副中心特色的集约化绿色管理方式。

03.jpg

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供图,常鸣 摄)


四、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一)规划引领,全过程实施

以落实副中心控规为引领,推动形成层次分明、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的绿色建筑发展脉络。下一步将做好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明确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出台重点突出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等工作。

紧紧把握“落地实施”的原则,加快实施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形成涵盖工程前期、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阶段的实施细则。副中心将尽快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全流程的实施体系,弥补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的空白;审批上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在既有审批程序基础上不另外新增审批过程,在既有的各个审查阶段明确责任部门、审查内容和工作要点;效果上实现“真正的绿色运营”,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完善绿色建筑使用运营要求及事后监管机制,定期评估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及指标落实情况,保证绿色建筑正常运行。

(二)现有建设项目绿色提升

副中心已开展既有建筑节能低碳化改造,对在途建设项目进行绿色化提升。一是将副中心投资支撑项目库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绿色化提升项目清单。二是分类研究提升路径,对未批概算项目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系统性提升,对已批概算但尚未封顶项目在不影响进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功能的改造提升,对主体结构已封顶但尚未开展绿色建筑专项验收项目进行局部调整装饰装修。

(三)建筑领域碳减排研究

落实碳减排要求,研究基于副中心工程实际的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构建覆盖建材生产、工程建设、建筑运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把握好“碳减排成本、碳汇经济”等这些将面对的关键因素,建立碳减排关键技术路径;结合现有工作脉络和具体项目,开展各项碳减排技术在副中心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减排效果好、落地实施性强的建筑领域碳减排措施。

(四)绿色建筑示范展示

细化绿色建筑应用场景,遴选重点领域、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先行先试,集中展现副中心绿色建筑成果,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开展绿色建筑功能示范。依托副中心绿色行政办公区、绿色运河商务区、绿色文化旅游区、绿色家园社区、绿色综合交通枢纽和绿色特色小镇,分类示范不同功能区域绿色建筑的特点特色,展现绿色建筑的不同形式和优点。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示范,集中展现绿色建筑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的技术,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努力将副中心研究和实施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推动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开展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在张家湾特色小镇集中进行绿色建筑产业示范,聚集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企业、机构和人才,打通绿色建筑产业链,串联绿色建筑创新链、人才链,撬动绿色建筑资金链和价值链,打造绿色建筑文化链,将张家湾特色小镇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领先、京津冀区域最优”的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展示区。


原文见《建筑》2022年23期第36~39页

原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发展探索与实践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