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 【副会长单位】清尚设计洪麦恩: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设计美学探索
详细内容

【副会长单位】清尚设计洪麦恩: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设计美学探索

来源:清尚设计公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第九设计工程部经理 洪麦恩


图片 1.jpg

在现代博物馆文物展陈设计中运用设计美学法则做好文物展陈设计工作,展览前期应充分研究大纲、美化空间、研究单体文物,设计适宜的文物展示展柜等准备工作,用“格式塔”审美心理结构等理论和美学法则研究文物背景设计、文物道具设计和文物组合设计。强调文物陈列与展陈思想内容,与整体空间环境和其他展陈要素的统一性,强调整体结构在文物陈列中重要性。

图片 2.jpg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中确定了博物馆基本功能的定位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这一论述强调了文物在博物馆运营中的核心作用,也突出了文物展示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充分发挥文物的最大效应,遵循美的法则进行展览设计是当代博物馆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博物馆核心课题的文物展出必须高度重视审美法则,一方面要通过文物陈列呈现文物的形态美和表情,展示文物的魅力;另一方面用文物的组合营造全新的历史空间,美化展厅环境,提升博物馆的艺术品位。

图片 3.jpg

在文物正式落位于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工作涵盖层面广,非常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究和改进展览大纲

只有理解文物才能更好地展示文物,踏上“美的历程”,理解文物就必须认真研究展览大纲。展览大纲不仅体现展览主题,是严谨的“逻各斯”系统,也是认识和理解文物的基础,为博物馆文物的审美规则提供了基本依据。大纲编写与文物陈列设计应整体运作,设计师团队与大纲编写者协同工作,设计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依据专业知识和审美标准,根据展馆空间与文物体量、造型等实际情况与展览大纲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提出合理建议,在征得大纲编写团队同意的前提下,对大纲作出合理的局部修改。

图片 4.jpg

二、为文物陈列营造完美的空间环境

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是古代朴素整体观最有价值的遗产,至今仍然是现代系统论的一条基础原则。文物陈列工作的前提是博物馆内部展陈空间的总体设计,需要将内部空间的结构要素与展出的文物视作整体进行设计,让层次清晰、节奏分明的空间环境与文物陈列相得益彰。在空间总体规划中,根据空间序列和环境设计,考虑文物的重要性,品鉴其视觉的美观程度,合理经营位置。

图片 5.jpg

三、认真研究单体文物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闪耀着美的光辉,在研读展览大纲和确定空间的总体设计方案后,设计师应逐件细致深入研究文物承载的信息,理解文物的内涵,观察文物的造型、体量、肌理和色彩。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程序,更是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视知觉”的效能,欣赏文物,品鉴其趣味,理解其内涵,才能为下一步陈列文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片 6.jpg

四、为文物定制造型合理的展柜

在分类整合和展出文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文物的组别、体量、造型确定展柜制作的排序和柜型。文物柜是文物在博物馆的栖身之所,是展览设计的“二次空间”。“柜里乾坤大,龛中日月长”,文物柜在博物馆陈列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文物展示容器,更可以再现一段尘封的故事,营造出秩序分明的历史空间。单件文物柜的几何形态简洁分明,边界清晰醒目,形成一个独立的展览单元或者展览板块。现代审美心理学中的格式塔理论揭示“一个整体的视觉形象不等于构成它的成分之和,这个新的整体是完全独立的全新的整体”。一组文物经过设计师巧妙地排列组合后形成了新的视觉概念,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将优于单件文物之和,这一组组严格规划的展柜组合形成了观众视觉感受的“格式塔”,实现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

一般来说,文物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靠墙背柜:适宜展出相互间关系密切的成组文物,其体量大,文物组合整体性强,同时在背板上悬挂相关图片等平面素材,可与实体文物相互补充,相互解读,形成完整的故事链。

龛:适宜在展墙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运用这一展柜形式,展出体量较小的展品,观众视线易被吸引,周围图片也能与龛中摆设的文物形成有机的整体。

图片 9.jpg

四面柜:适宜在展厅的中心区域重点陈列多件展品或单件大型展品,一般采用玻璃结构,营造通透敞亮的效果,使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观摩欣赏文物。

低平柜:包含方型、长方型柜、斜面柜等不同形态和规格的展柜,适于陈列纸质文件、文献、小件展品等,便于观众观赏和研读。

图片 12.jpg

其他形式:如圆形柜、流线型柜,适合特定的专题展出,在具体展览中根据展品内容度身订制。

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基础工作做得越深入扎实,后续文物“就位”效果就越好。

设计师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各种美学法则,创新文物陈列的手法,突破了传统千篇一律的平面摆设方式,这种创新使文物获得新的生命,使空间更加富于魅力,代表性的陈列手法有以下几种:

1.用富有特色的背景衬托文物

陈列文物的过程中,选用恰当合体的背景是重要环节。在文物展陈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不使背景中过多的视觉元素干扰文物展示,常采用简单的背景,“简单”同样需要认真推敲。可采用环境的同类色或者文物的同类色作为底色,在视觉上与文物更为和谐;有时也可以使用鲜艳浓重的颜色,设置采用文物的对比色以起到凸显文物的作用,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根据文物的具体形和色合理配置,灵活运用。

图片 17.jpg

近年来,纪念馆类的博物馆在文物背景语言的使用上不断拓新,常见手法有以下几类:

用大型合成图或大幅照片作背景,此类方式图面内容与文物联系密切,互为补充,例如表现文物背后故事的发生地、展现历史场景等。在形式设计中体现了对展览大纲内容的发挥,是再创造的过程,这类背景的配图要求设计师对文物有深入准确的把握,才能将背景与文物恰如其分的组织在同一画面中。

图片 18.jpg

在纪念馆类的博物馆中,为了突出主体,将文物与图片陈列在同一大型展柜中,图像信息和实物信息在同一个空间单元中,使文物与图片相互解读,相互衬托,对历史事件的诠释更形象,更有说服力。此类空间的设计比较有难度,设计师既需要经营文物和道具的立体排列效果,又需反复斟酌板式、构图和背景色彩。

图片 19.jpg

用“壁饰型景观”或者立式模型作为背景展示一组文物,这种展示手法多数设置在展览主线之内,其主体形象要与展示的文物形成有机整体,诠释文物内涵。在某些图片多、文物少的展线中,将文物展龛合成在景观与立体图中,使观众在线索清晰的历史图景中观察文物,加深对文物的理解。

用艺术作品作为背景展示文物。主题相同的文物,自然形成完整的历史故事,这种情况下,用大幅艺术作品将文物连接贯穿,赋予文物丰富的联想,这种虚与实、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的结合,可以形成强烈的震撼力量。

图片 20.jpg

2.根据文物特色设计文物道具

这是文物展陈最关键的环节,各种形式的文物道具的研发使用促进了现代博物馆的创意,更加有利于融入审美要素。在逐件考察、测量、研究文物后,每件文物道具都需要精心打造、“量身定制”,使文物展出时的角度、姿态、透视关系、空间关系、展开面等都更适于观众观看。

图片 21.jpg

道具设计是艺术创造的过程,通过巧妙设计道具,灵活布展,文物的造型、色彩、表情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部分重点文物配置组合可以成为展场内的高潮和亮点,使这些重点文物在博物馆中得以“再生”。

图片 22.jpg

纸质文件等平面类文物,可根据展柜底座的高度和观众的观看视角制作平台或者斜面台;对立体文物需综合考虑体量、造型、图案、位置等因素,体量较大的文物可采用台座,中等体量文物可采用金属构件等道具,营造文物在空间中的”悬浮感“,使之更加生动,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文物,品味文物的造型特色。须注意文物道具本身的形态不应过度彰显,而是尽可能的处于“隐性”状态,道具只是为突出文物而存在。

图片 23.jpg

对于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师来说,文物集中的大型展柜往往是设计创意取得突破的一种机会,这种文物组合可以叙述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也成为博物馆视觉设计范畴的亮点。独立的道具本身犹如一组素颜的构成作品,一组静默的抽象雕塑。文物摆放后,它将退居其次,烘托文物,仿佛为一个和谐的家庭提供一个优质简约的家居环境。在同一个展柜内的一组道具应当是有机的联合体,为文物的组合提供完整的依托,使之高低错落、空间起伏、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既整齐有序,又重点分明,将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事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片 24.jpg

3.用文物组合打造历史场景。

在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梳理之后,这种场景不仅是一个超级的文物展台,而且复原了历史上真实的环境,兼容了博物馆以“物”为核心的思想和现代博物馆以“人”为核心、注重教育、观察和审美的现代博物馆理念。这种场景的构思要把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放在首要位置,注重设计好景观与观众的过渡空间,使其更加开放和自然通畅。在文物的材质符合“裸展”的前提下,将一组大型文物置于展台上,设置自然的通道使观众可以步入其中,触摸展品,这种景观的背景设置符合文物的历史特色,与文物雕塑合为一体,一气呵成。

图片 25.jpg

在设计工作中,任何方案的探索都应合理斟酌取舍,在追求文物展示的审美过程中,应调度各种空间手段,使用大量装饰语言,增加视觉的愉悦,但博物馆的属性决定了突出文物是核心,使用装饰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和诠释文物,文物是博物馆的“元叙事语言”。因此设计过程需要举一反三,在海阔天空的创意中有时需要停步甚至后退,以免过度设计导致“以文废义”。在安排文物与其他展品(如图片、文字、艺术品、场景等)的空间比例和结构关系时应适度的向文物倾斜。

图片 26.jpg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M].滕守尧,译.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图片 27.jpg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