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后附增选指南)
详细内容

《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后附增选指南)

来源:中国工程院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张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5月31日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90名。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本次院士增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首次发布增选指南,进一步明确增选名额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为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研究制定了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在院士资格条件、推荐提名、组织审核把关、外部同行专家评选和增选大会选举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多方位评判,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



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各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于5月31日启动。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3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

    二、请根据《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确定的领域学科方向进行提名。每位院士可提名1位候选人。194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院士,享有本次增选的提名权和选举权。

    担任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除外)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院士,任职期间暂停提名权和选举权。提名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为直系亲属、主要旁系亲属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生关系。

    三、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候选人获得1位拟提名学部院士提名即为有效,且仅能接受1位院士的提名。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2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2位院士的提名,其中至少1位应是拟提名学部院士。

    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

    2017、2019、2021年连续3次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和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的,2023年停止1次被提名资格。

    四、院士提名时,要牢牢把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重视被提名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贡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和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学家精神和学术道德;坚决破除“四唯”,打破论资排辈,不以“帽子”评判人才;要特别关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专家,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家,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关注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关注优秀的民营企业专家、中青年专家和女性专家。

    五、要加强对被提名人学术成果真实性、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等方面情况的把关,因品德失范、严重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人员,以及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且尚在影响期内、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不得作为候选人。

    六、要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关于严肃院士增选纪律的“八不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防止说情打招呼办法》,自觉抵制各种干扰评选、搞公关、拉选票行为,并负有检举责任。对违反规定私下接触候选人,发生不当交往、利益交换的,视情节给予停止一定期限提名权和选举权直至撤销院士称号的处理。

    七、请提名院士于2023年7月31日前,将相关材料提交中国工程院。具体要求如下。

    1. 登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系统填写提名书并在线提交,生成打印《提名书》一式4份,由院士、被提名人签字及被提名人所在单位审核盖章,不需纸质附件。《提名书》原件与在线提交的电子版内容须一致,《提名书》及附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2. 被提名人自我介绍配音PPT(WMV 格式,严格限制不超过15分钟)和不含配音PPT的电子版光盘1张及PPT打印稿一式 2 份,并附被提名人单位保密部门审核盖章的PPT不涉密证明。

    3. 如果被提名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国籍专家,须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别行政区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如果被提名人为台湾省的专家,须在《提名书》的“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中表述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声明。

    4. 被提名人签字的《中国工程院关于严肃院士增选纪律的“八不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防止说情打招呼办法》。


    附件:1.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院士提名用样表).pdf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院士提名用样表).docx

          2.候选人自我介绍材料有关要求.pdf


中国工程院

2023年5月31日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为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布局,制定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坚持质量第一,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着重从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一、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机械组

机械工程

动力及电气设备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机械及其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电器设计制造,工程力学

建议名额:3-4个

水陆运载和兵器组

船舶与海洋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船舶与兵器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军用车辆工程,水下兵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建议名额:3-4个

航空航天运载组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航空宇航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人机与环境工程,精密仪器仪表技术

建议名额:3-4个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一组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微电子技术,传感器与遥感技术,精密仪器与测量技术

建议名额:3-4个

二组

信息与通信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

建议名额:3-4个

三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建议名额:3-4个

(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化工组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智能化工,电子化学品及制造,新能源化工

优先学科方向:核化工,高分子化工

建议名额:3个

冶金组

冶金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智能与数字冶金,碳中和冶金流程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冶金热能工程,过程工程,冶金分析

建议名额:3个

材料组

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新能源(含储能)材料

优先学科方向:含能材料,材料测试与评价

建议名额:4个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多能源协同互补开发利用,水力发电新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建议名额:2-3个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核材料,核安全,核能新技术,核医学和核诊断

建议名额:2-3个

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油气资源新类型,矿山生态与环境地质,紧缺战略资源与勘探

建议名额:2-3个

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矿山/油气田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非常规油气开发,矿业的节能/减排/减碳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

建议名额:2-3个

(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建筑组

建筑学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建议名额:2-3个

土木一组

工程力学

土木工程材料

结构工程

桥梁工程

建议名额:2-3个

土木二组

道路与铁路工程

岩土工程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建议名额:2-3个

水利与测绘组

测绘工程

水利工程

建议名额:2-3个

新兴交叉学科组

新兴交叉学科:建筑及其交叉,土木及其交叉,测绘及其交叉,水利及其交叉

建议名额:1-2个

学部优先支持学科

区域规划,交通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农田水利工程,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等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环境组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气象科学与工程

海洋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利用,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报预测

优先学科方向:多介质多污染协同控制与生态治理,碳污协同减排与防控,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大气探测,物理海洋工程,海洋化学工程

建议名额:5个

轻纺组

食品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营养与健康科学,智能纺织科学与技术,生物基材料先进制造

优先学科方向:食品品质控制技术,膳食营养与健康工程,纺织装备与控制,服装科学与工程,生物质加工技术与工程,绿色轻工产品智能制造

建议名额:3个

(七)农业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农业一组

作物学

农业生物工程

园艺学

植物保护学

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生物工程

建议名额:3-4个

农业二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

林学

应用生态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应用生态学

建议名额:3-4个

农业三组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新兴交叉学科:动物疫病与绿色发展

优先学科方向:动物育种,草业科学

建议名额:3-4个

(八)医药卫生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外科组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优先学科方向:麻醉学

建议名额:2-3个

内科组

内科学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肿瘤学

口腔内科学

优先学科方向:儿科学,神经病学

建议名额:2-3个

药学组

药学

优先学科方向:药剂学

建议名额:2-3个

基础预防组

基础医学

法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特种医学

医学信息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军事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卫生毒理学

建议名额:2-3个

中医中药组

中医学

中药学

建议名额:2个

学部新兴交叉学科

医工结合

 

    

二、名额分配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名,农业学部10名,医药卫生学部12名(含中医药2名),特别通道6名,4个名额用于支持在西部边远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9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20年以上的候选人。各学部至少1个名额用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各学部专业组名额分配方案将根据有效候选人及评选情况做适当调整。全院至少5个名额用于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团队候选人。

 

    三、资格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包括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

    “学风正派”是指候选人应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等精神。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候选人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工作、生活作风。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