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 【副会长单位】人居资讯 | 清城睿现 | 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实现重生
详细内容

【副会长单位】人居资讯 | 清城睿现 | 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实现重生

来源:清控人居    


引言

2023年10月17-22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首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研修班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论述为出发点,旨在培育智能化思维导向的规划科技工作者。来自全国的领军规划院、省市规划院的院长、总工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高校的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骨干等90位学员参加了研修。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贺艳院长应邀围绕“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实现重生”进行专题授课。


图片 1.jpg

研修班合影


贺艳: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实现重生

360截图20231106223435874.jpg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

贺艳教授首先分析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时代背景,进而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中常见的难题,如大遗址中面积大、不能建、看不懂、产出低;街区区位好、权益杂、保民生、渐进式;古建筑空间小、易受损、观光多、理解少;近现代建筑创新知、转功能、回收长、算账难。她表示,在数字时代,技术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贺艳教授介绍道,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好的记录、保存历史文化信息;数据库、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辅助更好的管理与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消失的传统,更好的阐释和加强公众理解;移动交互和数字传媒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和受众触达;历史与科技跨界融合产生全新的文化消费升级产品,从珍贵的包袱转变为城市新型消费场景、文化赋能经济增值。

贺艳教授表示,历史文化名城划分为三个技术集群,即保护记录、研究管理、展示阐释,共同构成数据进入和产出的全过程。目前国际趋势是数据采集轻量化、数据管理可视化、数据重建智能化、远程交互协同化。贺艳教授强调,通过数字科技和优秀文化资源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重构公众与历史的情感关联,形成数字消费新热点。通过 “文化+艺术+科技”的展示手段,为观者营造前所未有的亲历感、沉浸感、参与感,讲述可分享、有共鸣、有温度的文化遗产故事。

贺艳教授通过北京钟鼓楼的“时间的故事”、圆明园的“数字复原”、进京赶考红色文化探访路、首钢睿馆工业遗产等实践案例,展现数字技术搭建起现代与过去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尊重。她希望通过场景驱动、内容为王来带动内容场景技术不断地迭代和发展。

最后,贺艳教授呼吁加大用数字科技保存和阐释文化遗产丰富信息的力度,加大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和传播的力度,加大全球数字科技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力度,打通数字内容+智能装备+数字消费产业链,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