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 【副会长单位】清尚设计 设计分享 | 营造一个时光的窗口——革命旧址与现代纪念馆对话的形式诉求
详细内容

【副会长单位】清尚设计 设计分享 | 营造一个时光的窗口——革命旧址与现代纪念馆对话的形式诉求

来源:清尚设计    


清尚公司第十三设计部设计师李铁军

图片 1.jpg

近年来,革命遗址与现代纪念馆的融合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展览体验。本文以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陈列与红二十五军纪念馆为例,探讨展览如何作为一个桥梁,连接古与今,提供公众深入的历史感悟。


展览内容的设计与策略

从展览的角度看,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陈列与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的融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机会。它不仅传承了历史,也提升展示水平,改进展陈方式,增强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让革命历史活起来。


革命旧址的静态展示

建筑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对于许多人来说,建筑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它连接着人们的情感、回忆和身份感。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过去亲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情感上与先辈、文化和历史产生共鸣。

尊重历史建筑风貌,遵循文物利用保持原真性、最低限度干预、可识别性的三原则,尽量保留并利用原建筑的内外特征,包括建筑结构、空间形式以及装饰材料。

——保留既有的建筑环境,并不等于旧址展示。

——杜绝不必要、冗余的肤浅装饰,避免走入老式展示馆的展示套路。

——真实的、准确的、清晰的传递信息,抛弃形式主义的思维模式,为观众留下充足的思考及对话空间。


分享、记录和展示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分享、记录和展示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与红二十五军的光辉篇章。从展览馆的“卷轴”开始,该卷从陶家河铺开,观众通过一系列道路穿过郁氏宗祠、安家老屋、安家新屋,遇到二十五军战斗、集结、补充物资、会议、转移的故事及历史的瞬间。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

突出展示面(历史、严肃)的展示特征

营造寻访线(追寻、传承)的参观目的

设置教学点(内涵、意义)的社教属性

利用体验区(互动、鲜活)的参与方式

打造陶家河红二十五军的红色时空体验场


文物是凝固的时间

展线中文物是主线叙事的证据,链接情感的纽带,独立存在的鲜活个体,时间线段中存在的见证。


场所精神

利用展示空间的遗址氛围,通过设置嵌入式的场所精神阐释,提炼故事节点的艺术效果,再现红二十五军生活战斗的“历史空间”,建立空间与人的物理和情感联结。通过叙事中的互动体验,让空间成为有意义的“场所”,从而实现展示传播目的。


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的动态展示

红二十五军纪念馆不仅是为了纪念和展示红军的历史遗产,更是为了传达革命的精神、勇气和坚持。它的存在和展览定位都深受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目标的影响。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的展览定位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图片 16.jpg


教育与启示

纪念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教育。通过展示红二十五军的历程、战斗、牺牲和成就,纪念馆希望激发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革命英雄的尊重和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图片 17.jpg


历史再现

红二十五军纪念馆旨在准确、生动地再现红军的历史。这涉及到对具体事件的详尽研究,确保每一部分的展示都是基于可靠的历史事实。此外,馆内还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多媒体等,使历史再现更为真实、引人入胜。


文化传承


纪念馆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场所。通过展示红军的歌曲、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它揭示了红军和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面貌。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历史观,还促进了对当时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

图片 20.jpg


社会互动与参与

红二十五军纪念馆鼓励公众参与和互动。除了传统的展示方式,纪念馆还组织讲座、工作坊、互动活动等,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革命的历史。动态展示注重事件的时序性和叙述性。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线性的、故事化的历史叙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重要性。

图片 21.jpg


现场演绎与模拟

为了使历史更为生动,纪念馆还组织了一系列现场演绎和模拟景观,如重现红军的日常生活、战斗场景等。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也使他们更为直观地了解红军的日常生活和斗争。

图片 22.jpg


纪念与尊重

作为一个纪念地,馆内的展览也有纪念和尊重革命先烈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更是为了鼓励公众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社会与文化背景的融入

动态展示还将红二十五军的历史融入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这使观众不仅了解红军本身的历史,还能了解它在当时中国历史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图片 23.jpg

总体而言,融合展示策略的使用是为了将两者的独特优势结合起来,实现革命旧址与现代纪念馆、静与动的完美结合。这种策略不仅使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上认识和体验历史,还有助于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和多维度的历史教育平台,激发公众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