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10项医疗重点工作,为什么?
详细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10项医疗重点工作,为什么?

来源:医学界智库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 1.jpg

图/新华社


本年度的工作报告中,涉及医疗、医保的主要有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点评:从2022年开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被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作为报告中与医疗相关内容的第一项,充分显示了其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有关“你最关心的医疗卫生领域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人参与调查的青年受访群体中,56.9%的受访者期待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在公共卫生方面,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

点评:虽然新冠疫情的影响渐歇,但冬春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仍给医疗机构带来不小的诊疗压力。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疾控基本形成了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龙头,涵盖多个病种,覆盖国家、省、市、县4级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在重大传染病专题会议上表示,要积极推进重大传染病规划编制工作。而为了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工作有序开展,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近日还公开征集2024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立项建议。


3.在财政补助方面,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点评:2009年的新医改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已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从2016年开始,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基本以每年30-40元的幅度上涨。从2016年的420元到2023年的640元,此次上涨后,将会达到每人每年670元。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的提高,意味着人均自付费用会进一步降低。


4.在“三医”方面,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点评:医改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合作的系统性工程,尤其需要医疗、医保、医药的密切协同配合。“三医”协同治理是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命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曾解释说,“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比“三医联动”更进一步,它把健康中国的任务以机制化方式加以明确。通过行政、市场和法律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破解医改难题,能有效增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效果。


5.在医保工作方面,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点评:首先来看医保省级统筹的最新进展。国家医保局在1月初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目前,各地已经基本做实了市地级统筹,京津沪渝和海南、福建、宁夏等省份已推进了省级统筹,省内各统筹地区制度政策更加规范统一,基金共济能力和范围进一步加强,制度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理论上看,医保推动省级统筹后,就医人群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使用医保支付。

与此同时,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省级医保统筹也会倒逼地方政府加强医疗建设。因为医院建设、技术升级等措施才能更大程度吸引外地患者,由此变相增加当地的医保支付总额。目前,京津冀区域已经全面实现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

再看集采,相比去年工作报告中“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表述,“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更能体现政府对集采制度设计层面的关注。有业内人士提到,目前我国药耗在省级和省际层面的集采遭遇了一些困难,如何让集采目标更好地与临床需求配合,助推政策在医疗机构平稳落地,是医务人员更为关注的方面。

最后是医保基金使用的常态化监管,这已经被国家医保局、审计署等列入2024年度重点工作,医保基金监管也将与卫健委牵头的医疗反腐工作形成密切配合。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一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了协同配合机制,强化公安、检察、法院能动履职,助力医保骗保违法犯罪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健全完善防范医保骗保违法犯罪长效机制。


6.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点评:如果说前述内容都是医疗领域的“常态化”重点,那“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或许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这也反映了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殷切期盼。去年11月,患者体验迎来了国家级的评价指标,《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2023版)》正式发布。如果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么“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将是公立医院更为长远的发展方向。

7.在强基层方面,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点评:分级诊疗制度是新医改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强基层是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一环,人才、技术、设备都是基层医疗薄弱之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提出,为了弥补基层医疗人才不足的短板,建议打破县乡两级不同人员管理体制,支持人才“县聘乡(村)用”。而在人员编制之外,基层医生也普遍反馈了基层医疗发展受困于用药限制,目前,上海等城市已明确,将进一步扩大社区基本病种清单应用和药品目录。


8.在学科建设层面,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

点评:“一老一小”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关注的重点人群,去年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潮,暴露了儿科、老年医学在学科建设、科室组建、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多重问题。精神卫生、医疗护理也是被多次强调要重点加强的服务领域。但在这些医疗服务相对薄弱的关口,不能单靠行政力量强迫医疗机构自食其力,更重要的是医保、医疗、医药部门加强协同,在医保基金、医生绩效、药品准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9.在中医药发展方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01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安排,标志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在优势专科建设层面,儿科、老年病科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发文强调的中医医院的专科建设重点。


10.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点评: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对于此项有更多延展的内容。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稳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落地。加大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力度。具体来看,要加强重大慢性病防治工作,积极发展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深化职业病危害监测和治理,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除了以上十项重点工作外,与医疗、医保、医药相关的内容还有:

1.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

2.严格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3.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4.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5.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6.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

7.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

8.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9.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