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 【副会长单位】UNStudio创始人Ben van Berkel特邀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国院成功举办
详细内容

【副会长单位】UNStudio创始人Ben van Berkel特邀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国院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图片 1.jpg

本·范·伯克尔(Ben van Berkel)先生

2024年3月5日下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NStudio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敢于创新与蜕变:UNStudio特邀讲座暨《知识赋能 建筑设计的11种工具》新书首发仪式”在中国院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中,UNStudio创始人、首席建筑师本·范·伯克尔(Ben van Berkel)结合新书内容作主旨演讲,并与中国院多位建筑师进行了沙龙交流。《建筑师》杂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UNStudio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直播观众逾2万人,活动得到了《建筑师》《建筑技艺》《世界建筑》等媒体的支持。


 · 新书首发 · 

《知识赋能 建筑设计的11种工具》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建筑事务所,UNStudio多年来持续关注互联和参数化的融合设计,与多学科专家跨界合作,拓展了建筑师的角色范畴,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活的工作逻辑。《知识赋能 建筑设计的11种工具》这本书中所提及的关于设计的创新组织、可持续发展、智能参数、创新材料这四个知识平台,及其包含的11种设计工具,如同一张知识网络,将UNStudio众多作品编织在一起,构建起以路径探寻作为设计工具的思维逻辑。

图片 2.jpg

▲ 《知识赋能 建筑设计的11种工具》一书

首发仪式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建筑分社社长陆新之主持,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咸大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景泉致辞。

本·范·伯克尔先生表示:“很高兴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传播UNStudio的创新知识体系。《知识赋能》讲述了通过某种方式将知识具象化并应用在设计中,同时它着重强调了分享知识。这是一本讲述设计方法论的书。我们希望它不仅适用于专业人士,也同样针对那些仍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再次感谢译者的付出。”

咸大庆总经理和景泉副总经理从各自的角度介绍了本书的价值,并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几位中青年建筑师所做的翻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片 3.jpg

▲ 陆新之(左)主持,咸大庆(中)景泉(右)分别致辞

图片 4.jpg

▲ 现场观众众多

 随后,本·范·伯克尔先生与咸大庆总经理、景泉副总经理共同开启新书首发仪式。

图片 5.jpg

▲ 启动新书首发仪式


 · 学术讲座 · 

敢于创新与蜕变

本·范·伯克尔为观众带来了以《敢于创新与蜕变 TRANSFORM》为题的演讲,讲座由中国院副总建筑师、建筑七院院长杨金鹏主持。本·范·伯克尔通过UNStudio的多个实践项目讲述了积极创新所需的要素,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变革来造福未来,他表示,UNStudio始终坚信知识在实践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图片 6.jpg

▲ 本·范·伯克尔在演讲中

本·范·伯克尔首先谈到,通过增加功能、建立与城市的联结来激活城区片区活力。以马德里查马丁车站为例,这一城市再生项目在改造后取代了原本的单一功能,成为了新的城市中心。设计创新基于对历史的尊重,保留了原有的穹顶特征,以开放的生态系统为设计理念,融合了功能性-铁路、商业和第三产业、建筑可行性、城市通达性和与共融性、环境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等方面。车站在各个方向都与城市有了方便的连接路径,并且融合了商业、文化、办公等等多种功能,形成快与慢的结合,让火车站同时成为通行和享受的空间。

▲ 马德里查马丁车站

本·范·伯克尔认为,需要坚持创造可持续和健康的建筑与环境。墨尔本南岸超高层综合体中,两栋扭转的塔楼以及底层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界面实现了连接。综合体中间是巨大的绿色枢纽,与城市的景观规划相融合。利用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各个空间,将所有的露台和阳台作为社交空间。立面由两种幕墙组合而成——模块化的玻璃幕墙与绿色枢纽景观幕墙经过参数化手段进行融合。整栋建筑热舒适性高,采用认证的可持续材料。

▲ 墨尔本南岸超高层综合体

针对如何创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所,本·范·伯克尔以香港演艺综合剧场为例,谈到通过不同的艺术领域互动、协作、创新、共同发展,满足未来香港戏剧观众的需求的方式。其中的三个剧院保持相对独立,避免相互的声学干扰。为缓解建筑下方多种公共交通的噪声和震动影响,建筑内部设置了650个独立的弹簧。设计通过开阔的前厅为建筑内部引入阳光,底层公共空间的设置促进人的互动,将传统的剧院变成一个更加公共开放的建筑,让建筑内外的人都享受剧院内部正在发生的表演活动。

▲ 香港演艺综合剧场

谈到零碳建筑设计领域,本·范·伯克尔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Echo教学楼为例,其屋顶设置了120块太阳能板,产生的能源可供自身和周边建筑使用。建筑采用可持续材料,结构可拆卸,较大的跨度保证了空间的灵活可变。内部空间设置创造相遇的机会,促进不同学科的师生进行知识共享。通过参数化设计,建筑的用钢量也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减少了建筑的碳排量。

▲ Echo教学楼

本·范·伯克尔最后着重强调了建筑及空间对人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2023年落成的位于阿姆斯特丹的Booking.com总部大楼,实现室内外的连接,促进身体活动,并通过多种设计手段促进员工社交,鼓励曾经在家办公的员工回到办公室来,在丰富的空间里重新建立愉悦的协作的生活、办公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图片 16.jpg

▲ Booking总部大楼


 · 学术沙龙 · 

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讲座之后的学术沙龙活动中,本·范·伯克尔先生、中国院副总经理景泉、副总建筑师杨金鹏、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任祖华,以及本书的两位译者——本土中心高级建筑师裘俊、建筑二院设计研究室主任陈曦共同探讨了本土化、国际化及可持续发展等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图片 17.jpg

▲ 沙龙交流环节

景泉  中国院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

UNStudio的建筑作品给我一种热情而温柔的感觉,在技术工具和设计哲学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如果我们与UNStudio在中国合作,在国际通用化的设计模式下,UNStudio对地域性与国际性有哪些考虑?

本·范·伯克尔

UNStudio如果有本质的风格或形象,就是不希望恪守成规,而是希望抓住创新、变化的本质,规划蓝图后还能“回归到这里”,不用具体的一个词来定义自己,我认为从一种形式走向另一种形式的变化更为重要。今天我在中国院建筑师的陪同下参观了你们的“成长·本土中心成立20周年展“,对本土设计结合当地文化语境的策略非常感兴趣。我们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做过很多项目,每次也会根据当地的语境研究适合当地的策略。

图片 18.jpg

▲ 会前参观展览并交流

任祖华  中国院本土中心主任

一些荷兰的事务所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经常被当做一个整体来介绍。荷兰的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对UNStudio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范·伯克尔

荷兰有良好的建筑实践传统和积极的建筑实验。一系列建筑事务所各有不同,但共同构成了强烈的“荷兰印象”,著名建筑师之间也互相学习。我在伦敦AA时曾跟随扎哈·哈迪德学习,也和许多国际上优秀的建筑师有所交流,我希望更加具有全球视野,在汲取荷兰历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产生更为国际化的影响,不仅从建筑师,也从工程师的视角更为全面地看待建筑的全过程。

陈曦  中国院建筑二院工作室主任、《知识赋能》译者

您对设计理念、使用者感受、甲方喜好和建筑价值四者如何排序?UNStudio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机遇?

本·范·伯克尔

对我来讲,终端用户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自己而设计,也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判定建筑的价值。业主需求应贯穿在整个设计理念之中。我认为作为建筑师经营一家公司是最大的挑战,经过30年的实践,我认为仅靠建筑师不能经营好一家公司,而是可以将组织管理事务交予更专业的人,建筑师分配更多精力到设计上。

裘俊   中国院本土中心高级建筑师、《知识赋能》译者

《知识赋能》这本书提到的工具非常贴合建筑学核心设计的领域,许多项目具有研究性和超前性,UNStudio如何做到研究和实践两条线并行而又紧密结合的?

本·范·伯克尔

建筑是我眼中最美好的职业,可以通过努力为城市和人们营造更好的空间。我对其他学科也很有兴趣,例如科学家如何做出伟大的发明,一些突破性的理论是如何诞生的,这些都需要工具,否则就不能将想法变为现实。研究中会有新的工具产生,推动我们工作的进行。

杨金鹏  中国院副总建筑师、建筑七院院长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始于约一百年前,沿用了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论、形式、技术等。如今中国寻找本土化建筑的发展,请问您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融入中国文化有何看法?

本·范·伯克尔

西方建筑理念影响着中国建筑,有帮助其发展的方面,但也会有关乎本地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寻找一种中和的策略,而不是单纯将某种风格放进中国的市场或某一个城市。虽然现在的建筑采取的是现代建筑语言,但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材料等,做出有代表性、在地性的建筑。

图片 19.jpg

▲ 沙龙参与者合影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