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马岩松今年“最疯”的设计!颐和园旁,让65000平建筑“原地消失”!网友:变魔术啊?
详细内容

马岩松今年“最疯”的设计!颐和园旁,让65000平建筑“原地消失”!网友:变魔术啊?

来源:建筑师杂志    

来自: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本文已获得授权


 不疯怎么跳出三界魔圈? 

——日站君

图片 99.jpg

万寿山、香山、玉泉山
颐和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

世人皆知的文化瑰宝

代表中国的三山五园

现在问题来了

要在北京城这三山五园旁

建一座65000平的巨型未来中心

限高12米

低碳环保减排可持续发展

全部buff叠满

中国设计师大概谁接得住这活儿?

图片 100.jpg

中国建筑设计师能人众多
但这次接得住的可能只能是马岩松
和他的疯子公司MAD

图片 101.jpg

这个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是MAD对于

未来建筑是什么样的最佳体现

图片 102.jpg

其中48000平全在地下

地上的高度仅有12米

顶部留出大片的绿地

马工这次这个作品选择在地下起舞

让城市中的绿色成功留存

图片 103.jpg

2769块铝板用“下搭上”的形式

让雨水落下的时候内收进建筑的水循环系统

废水被二次净化形成再生利用

图片 104.jpg

而在另外一侧

建筑完全消隐在绿色中

图片 105.jpg

绿地中央

一棵古树是马工的心头好

树不是建筑的配角

建筑要围着树设计

这是自然与人的博弈中

倍儿有面子的一次

图片 106.jpg

内在的空间

则善解人意

以人文价值出手

图片 107.jpg

整个空间多采用天光

不刺眼炫目,更亲近自然

将人目光所及的视觉舒适感

调配到你察觉不到但是舒服的标准

图片 108.jpg

木色的温暖

中和掉生冷的科技流线

人文和自然两种元素对撞在一起

在平衡这条线上达到两全其美

图片 109.jpg

位于中心的中央大灯

起到提示的作用

是MAD现场临时琢磨出的奇招

4个隐藏的天井让自然光落下

整个大灯在光线下如同悬浮的艺术装置

图片 110.jpg

而一旦举办活动

它才得以展现自己真的姿态

图片 111.jpg

传统会议厅的闭塞沉闷感不复存在

大厅的内部也强调自然生长

图片 112.jpg

自然光的介入、太阳能光伏、

地源热泵、设备减排、

零能耗会议室

整个碳排放同比减少50%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代表的是人类对自然最大的谦卑

而人类对自然的谦卑

则是人类的未来

马岩松的建筑

在中国自带一种MAD式的狂野

图片 117.jpg

从加拿大地标梦露大厦的一举成名

到受尽争议的墨色山水

到外星飞船卢卡斯艺术博物馆和哈尔滨大剧院

图片 118.jpg

到超未来的海口云洞图书馆

再到把植物种进大楼的垂直峡谷

你可以不认同他的建筑

但是事实上,这个男人

确实用自己的作品

堵住了老外质疑中国建筑的嘴

图片 121.jpg

他是中国第一个

在国外中标地标建筑的设计师

而MAD的设计也好像只认准了一条线:

建筑一定要造点不一样的东西

图片 122.jpg

马岩松的建筑更像是一种提前的布局

我们的城市在近二十年中飞速更新

如同日本第一代建筑师口中的新陈代谢

当技术不断发展

城市更新的脚步逐渐变快

旧的建筑不断褪色

新的建筑注定将走上舞台

图片 123.jpg

MAD的建筑不看昨日

它是一种对于未来城市更新的适应性

也许今天你看完这篇文章

依然不认同这个作品

但是放到十数年后再看一眼

可能便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石龙经济开发区美安路1号IDM智能科技园
  • 邮箱:bcdaorg@163.com
  • 办公室电话:010-63379226                         传真:010-63379226
  • 邮编:102308
  • 版权声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京ICP备2022005253号-1   Powered by bcda

           

扫一扫关注我们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