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华:建筑企业发展思考

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公号    


编者按:当前正值集团总结今年上半年工作、着力推动下半年发展之时。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华近期应约在清华大学建设工程领域企业家创新项目作交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筑业发展逻辑、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转型升级以及风险控制等重要问题,对更好地总结工作、谋划未来提供了借鉴参考。集团微信公众号特发布原文,供学习参考。


图片 60.jpg

2019年7月21日,陈代华在清华大学技科楼为建设工程领域企业家创新项目学员授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建筑企业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行业发展规律、企业发展规律,组织规模、科技实力、经济贡献等各方面显著提高,建成了一大批令世界赞叹的标志性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企业发展之路,开启了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断推动我国从建筑业大国走向建筑业强国。

纵观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虽然受经济、地域、历史、文化等条件影响,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发展上的差异,但蕴含其中的一些共性内容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建筑企业的发展逻辑


2021年,我国建筑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市场规模突破34万亿元。据统计,去年我国建筑企业有12.87万家,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1%,从业人数5283万人,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20倍、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增加了4635万人。毋庸置疑,建筑业在改善我国城镇面貌、带动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贡献卓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化革命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城市化率仅为17.9%,到2021年底已上升到64.7%,城市数量达到699个,91个城市人口总量超过500万人。40多年来,我国在城市化革命进程下,有效解决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城市化革命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和资源集聚效应,极大拉动了投资建设需求,催生了市政、交通、住宅、商业等各类满足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可以说,城市化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业的走向、构成和市场容量,深刻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生存生态。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81.3%这一比例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筑企业仍大有可为。

二是科技化革命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自1988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技一轮又一轮的快速变革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科技赋能,建筑业形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行业管理、经营模式、人才培养、施工组织等方面得到深刻重塑和提升,使得建筑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有力推动建筑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让建筑产品更趋多样化、复杂化、高端化,不断刷新中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的高度。特别是以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高难度工程,更是成为“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有力展示。

三是资本化革命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资本是生产要素,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和资源配置的有力手段,具有很强的逐利性、修饰性和放大功能,好比一把“双刃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日益完善,为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资本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从大量建筑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资本会让人更容易产生强烈的经营企业和企业经营诉求,成败都不在少数。国内不少优秀建筑企业,通过资本项下合理适度的投资、兼并、收购、重组等活动,使资本的逐利性与企业规模扩张、转型升级、满足政府购买服务等需求相互融合、相互强化,实现了更好发展。八大建筑央企以及众多江浙等建筑民企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四是社会主要矛盾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场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表述上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逻辑起点,也给我国建筑业烙印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建筑业在工业、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商业等各领域均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如今门类齐全、资质完备的产业格局。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除高品质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外,还包括医疗、旅游、康养、购物、娱乐等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同频共振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生存之道。建筑业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行业,与政府和行业投资直接相关。保持与国家发展大局同频共振,是我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被反复证明的科学方法。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受历史条件和资源禀赋影响,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为解决东西失衡、南北差距问题,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以及十八大以后的“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在区域发展战略牵引下,以北京、上海、深圳、成渝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19个国家级城市群、28个都市圈正加速形成。这些都极大拉动和刺激了制造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多样性、梯次性需求,为我们建筑企业创造了大量市场机会,也越来越考验我们高质量同频共振的能力。

六是建筑产品特性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纵深空间。建筑业集成度高、关联性强、包容量大。按使用功能不同,可以提供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网、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等不同建筑产品,对很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基础支持和带动作用。虽然建筑产品有一定的使用周期和寿命,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建筑产品需要不断维护、维修、更新和迭代,这就给了我们广阔的纵深发展空间。新中国已经成立70多年,我国现存大量房屋、道路、桥梁、管线等超龄服役,积累了诸如内涝、坍陷等风险隐患,城市品质和功能亟待完善提升。作为建筑企业,我们要关注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增量机会,也要关注城市更新带来的存量机会,把建筑业纵深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


不同于汽车、家电等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建筑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公共产品,具有功能性强、差异化大、空间固定、露天作业多、生产周期长、人机料流动性大、成本影响因素较多等特点。另外,受建筑业行业门槛低、劳动密集等因素影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这些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具有很大难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很多有益实践。

图片 68.jpg

2019年4月14日,陈代华在清华建设工程领域企业家创新研讨会上发言。


一是承包经营管理阶段(1978-198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打破了建筑业五六十年代准军事化管理为主的体制,陆续实行“拨改贷”“利改税”等政策,逐步下放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促进政企分开。1983年2月,建设部发布《建筑业改革大纲》,提出十方面改革举措,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1984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了16项重要改革举措,包括投资包干责任制、工程招标承包制、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等。1986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在全国范围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时期,中建三局创造的“深圳速度”在全国形成重大影响力。

二是项目法施工阶段(1987-1997年)。该阶段是我国建筑业开始与国际接轨探索科学管理的时期。对建筑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1987年在全国推行的“鲁布革经验”。位于云贵两省交界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是我国首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首个面向国际公开招投标的项目。中标方日本大成公司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相分离的模式,通过项目法施工极大缩短了建设工期,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效益。“鲁布革经验”的推行,使得我国建筑业生产方式、管理体制及招投标制度、总承包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同一年,中国建筑业协会设立“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极大促进了全行业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1994年7月,我国《公司法》正式施行。至此,建筑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三是公司制变革阶段(1998年-2012年)。经过前两阶段,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市场秩序混乱、工程质量不高、安全事故多发等诸多问题。从1998年开始,国家陆续施行了《建筑法》、《招投标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多部法规,推动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同步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同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商品化住房建设,海南等地掀起房地产炒作热潮,很多建筑企业也进军房地产。进入新世纪,我国2001年正式加入WTO,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化”。到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若干意见,中央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产权制度改革迅速在建筑业展开,以中国建筑为代表的央企陆续上市,以南通三建等为代表的江浙民企快速崛起。至此,我国建筑业已形成国有、民营、合资等多所有制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到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一系列政策框架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建筑业也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十三五”末,住建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涉及“放管服”、“营改增”、PPP模式推行等诸多对建筑企业发展影响深远的改革。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冬奥建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造”的新水准。今年1月,住建部下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对建筑企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三、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已进入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在现实中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但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严重、行业集中度高、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生产方式,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要求不符。面对我国城市化革命高速扩张期结束,新一轮科技化革命加速融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建筑企业必须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建筑企业来说,需做好三方面转型。

一是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筑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有了一定积累,但是企业之间分化严重,特别是与法国万喜等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很大改进提升空间。面对完全竞争的国内国际市场和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是我们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在本质上是帮助我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降本增效。建筑企业向精细化管理转型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建设与衔接。首先是制度层面,要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过程管控”为主线,全面梳理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制度,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对精细化管理加以强化和固化;其次是理念层面,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长期坚持、不断改进,这就需要调动全员全过程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文化建设,推动组织目标与员工行为深度结合,使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作用。最后是项目层面。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必然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项目层面的精细化管理应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覆盖工程投标、成本核算、施工生产组织、调概索赔、结算清算、项目后评价等全过程,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落实到质量、安全、成本、环保、进度等各个方面。

二是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建部出台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旨在解决传统生产方式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力劳动强度大、质量安全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为我国建筑企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作出了顶层设计。基于此,建筑企业可从三个方面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其一,工业化融合转型。主要是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通过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等方式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培养建筑产业工人,综合发挥设计、施工、装修、验收等各方面优势。其二,数字化融合转型。数字经济催生了庞大的以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市场。在今后很长时期内,“新基建”将与“老基建”并存。建筑企业要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塑造企业数字竞争力。其三,绿色化融合转型。“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建筑业作为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对建筑企业来说,绿色化转型既要做好建材生产、运输、施工、运营、维修、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减碳降碳,也要积极研究和储备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等绿色建筑产品建造技术。

三是由单一施工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型。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行业内存量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施工利润率大多在3%至5%这一较低水平,有限的增量市场被头部企业利用其市场地位优势,对中小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倾轧。从保持市场竞争力、提高利润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出发,向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成为大多数建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选择。结合建筑业特点,转型大致有三个方向。第一,打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施工只是建筑业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建筑业与房地产、钢铁、水泥、机械、物业管理等上下游产业密切相关,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相关多元化延伸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韧性。第二,打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比较成熟规范,购买服务广泛流行,加之建筑业建造能力越来越强,工程规模大型化、总承包一体化、产业分工专业化等趋势,要求建筑企业要有很高的集成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运用BT、BOT、EPC、PPP等各种业务模式及其组合的能力,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要。第三,打造多元化的企业联盟。受资源禀赋条件制约,我们不可能具备综合服务的所有要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实现。我们应善于联合和运作资源,推动企业平台化发展,打造行业生态友好型企业,形成共生共赢共荣的企业联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多元化不应脱离主责主业、顾此失彼。


四、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是不太容易发生比较大的风险的,这是因为建筑业普遍采用合同管理制,健全的投标保证金、预付款及质保金等各项制度,不要求建筑企业有过多的固定资产、研发投入、周转材料和稳定数量的劳务人员,因此建筑企业自身具备良性发展的基础。从出现问题的建筑企业来看,大多数是因为联营挂靠、垫资施工、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等一种或几种风险叠加所导致的。就管理实践来看,建筑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加强风险控制。

图片 80.jpg

2021年4月24日,陈代华在清华建设工程领域企业家创新项目实战专题讲座上与企业家班学员对话。


一是从企业战略层面加强风险控制。企业战略是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所作出的系统的、全局性谋划和安排。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能有效地把风险排除和减少在前期。对建筑企业来说,资产、资本、资金、资信、资源这“五资”是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最主要的管理对象。受建筑产品投资数额大、建设工期长、参与主体多、各方关系复杂、利润率较低等特点影响,建筑企业“五资”的积累极其不易。市场上,我国建筑企业有的因为资质挂靠导致工程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失去生存的机会;有的因为过度垫资施工导致现金流断裂,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有的因为抑制不住投资冲动,陷入金融的漩涡。这些其实都是战略层面的风控失效,增加和放大了企业“五资”的风险。视野有多高就能看多远,能力有多强就能走多远,风险管控好才能效益好。高风险没有高回报、高风险不控风险是极其短视和危险的行为。建筑企业应在战略层面就做好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价、应对,防患于未然,维护好企业的“五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二是从项目管理层面加强风险控制。建筑企业的规模和利润来自于一个个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层面的风险控制是我们整个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合同风险是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源头。传统甲乙双方关系中,由于建筑企业乙方地位的相对弱势,有时会对合同中有意或无意掺杂的不合理不平等条款,未及时发现或选择性的漠视,弱化了对不可控风险的控制,致使合同“先天不足”,造成了建筑企业执行的被动。对此,比较好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做好项目管理事前风险控制,在合同签订前就要做好业主、分包分供等关联方的尽职调查和履约能力评估。其次,要做好项目管理事中风险控制,在合同履约过程中按照责任清晰、目标清晰、过程清晰、结果清晰、奖罚分明“四清晰一分明”,做到独立核算体系的原则不能变、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不能变、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不能变、遵循契约精神的原则不能变“四个不能变”。通过精细化管理、现代生产方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能在第一层次实现盈利。最后,要做好项目管理事后风险控制,做好项目管理后评价,及时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堵塞风险管控的漏洞,持续加强项目管理。

三是从企业文化层面加强风险控制。企业之间竞争到最后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风险管理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风险控制说到底要通过管人来控制风险,而管人最有效最长久的办法就是企业文化管理。就企业文化概念来说,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经营哲学、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称。从企业文化层面加强风险控制,有利于构筑起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控制体系,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企业文化层面加强风险控制,应首先导入风险控制的理念,让员工清楚认识到发展与风险相伴而生,发展虽有风险,但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转化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次,要导入风险控制的标准,风险控制的目标是为了能打造一个清晰的公司,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公司,一个受尊重的公司,一个行业影响力大的公司,通过明确的风险控制标准,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全员勤勉、忠诚、担当、干净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员工把风险控制作为潜移默化自觉行动。最后,要导入风险控制的规范,让员工能在风险控制的全过程中,及时合理有效选择风险承担、规避、转移、转化、对冲、补偿和控制的适合工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回顾过去的40多年,我国建筑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企业属性上有央企、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民企,在专业属性上有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在资质属性上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一级、二级等,各类大中小企业具有鲜明的属地性特点,也共同造就了我国建筑业丰富多彩、共生共存的繁荣气象,使得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基建狂魔”享誉全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国际秩序调整,给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反观中国,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对此,我们要增强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正深度调整和重构我国建筑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要政府、市场、行业的共同关心与呵护,我们自身也应做好积极应对与发展。


赶快转发点赞,

为北京城建加油吧!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留言
  • 电话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