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中铁建工集团 | 从建站到建城之北京篇:梦想起航

来源:中铁建工集团公号    


前言 

“建站”,枢纽八方,通联四海;“建城”,改善环境,铸就美好。回首70载,中铁建工集团应国家铁路建设需要而生,在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坚定迈上“打造一流城市建设服务商”崭新征程,以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精心标注出企业成长的历史轨迹,见证了奋进征程的灿烂辉煌。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值中铁建工集团建企70周年之际,特别策划推出《从建站到建城》专栏,让我们一起回拨时间指针,探寻前行足迹,重温建工集团从“建站”到“建城”的奋进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振兴工业刻不容缓的重点建设内容。听从时代召唤,1953年铁道部建厂局(中铁建工集团前身)应运而生,一时间,北京前门打磨厂(铁道部建厂局旧址)群贤云集,开启了中铁建工集团的北京元年。越过70载,俯瞰京华大地,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映入眼帘:从共和国第一座大型铁路站房——北京站到亚洲最大铁路客运枢纽——北京丰台站,从东三环的亮马河大厦到通州的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从参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到参加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中铁建工集团从北京启航,用奋斗写下光荣与梦想。


图片 3.jpg

铁轨浓缩时间,折射沧桑巨变。在贯通全国的铁路网上,总有那么一些火车站让人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站,“中国高铁第一站”北京南站,“亚洲最大铁路客运枢纽”北京丰台站……这一站一景、各具特色的铁路站房,不仅承担起交通枢纽的重任,更是首都北京的一张张城市名片。

图片 4.jpg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站建成。作为首都的门户,北京站于1959年2月开工,同年9月10日竣工。仅仅7个多月时间,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用“人拉肩扛”建成了这座当时国内水平最高、功能最完善的客运火车站。验收组经过缜密检查,给出了“工程宏伟、坚固适用、功能先进、质量良好”高度评价。

图片 5.jpg

▲北京站

如今,北京站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特别是随着最近十几年来旅客数量的大幅增加,站房在超负荷数倍运量的情况下运营,依然能保持设施完好无损,满足使用要求,透出施工质量的坚实与完美。

图片 6.jpg

▲建设中的北京站

1988年,北京铁路枢纽内旅客发送量已达5000万人次,现有车站已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客流量,急需建设一座更加现代化、都市化、国际化的客运枢纽,北京西站工程被提上日程。1993年1月全面开工建设,至1996年1月开通运营,中铁建工集团仅用时3年便完成了当时全国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也是世界最大铁路客运站之一的建设任务。

图片 7.jpg

▲北京西站

进入21世纪,中国高铁迅猛发展,铁路客站又一次迎来升级换代的建设高潮。2008年8月1日,“和谐号”动车组满载旅客,从“中国高铁第一站”北京南站飞驰而出,中国昂首跨入高铁时代。在不到3年的工期里,“擅啃硬骨头”的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拼出了奇迹。开工初期,在设计方案未定、施工图纸未出的情况下,超前准备,超前预想,仅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修建起总占地面积约16000平米的办公、生活区。结构施工高峰期,投用劳务人员7000多人,24小时三班倒作业。在40多万平方米建筑工地上,投入塔吊、履带吊等各类设备千余台,喊出了“人停,作业面不停;人停,机械设备不停”的口号,掀起一个又一个施工高潮,创造了月完成钢结构吊装1.5万吨的佳绩。

图片 8.jpg

▲北京南站

随着经济转型和智能化进一步发展,中国铁路客站又一次走向转型升级。2019年12月30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8811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准时发出,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全线贯通。作为智能京张的建设者,接过百年京张历史的接力棒,实现建设智能化,将清河站打造成智能建造的标杆,是中铁建工集团的重要使命。清河站修建于闹市之中,施工只能在长670米、宽146米的狭缝里展开,作业面积受限、安全防护压力极大。中铁建工集团创造性地将一大批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到施工中,探索建成了包含5大板块和45项独立应用模块“三维铁路站房工程管理平台”,不仅为清河站提供了从深化设计、建设建造到后期维护全生命周期的智力支撑,更拉开智能建造铁路站房新时代的序幕。

图片 9.jpg

▲京张高铁清河站

时间的指针拨向2022年,北京西南三环外,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北京丰台站成为首都新地标。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每小时最高可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设有32条到达出发线,32个客运站台面。首次采用高铁普速双层车场站房,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是一座“钢铁站房”,总用钢量近20万吨,应用国内领先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近7万多条焊缝均有唯一编号;也是一座绿色站房,400多米长的中央光庭、200多根导光管反射自然光,每年可节约用电90多万度,减少碳排放900余吨……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以智慧力量奉献时代精品,竖起铁路强国、民族复兴的又一丰碑。

图片 10.jpg

▲北京丰台站


图片 11.jpg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地标性公共建筑在北京拔地而起。这些矗立的“石头书”,建证北京的融合与生长。

图片 12.jpg

东三环边,亮马河畔,坐落着亮马河大厦,与不远处的幸福大厦遥遥相望。在上世纪80年末,亮马河大厦与幸福大厦是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心目中的地标性建筑。对于中铁建工集团而言,这两个项目更是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里程碑项目;亮马河大厦更是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首座高层建筑、承建的首个荣获鲁班奖的项目……干惯了厂房的中铁建工集团,通过这两个项目充分证明了企业承接其他类型工程的雄厚实力。此后,大批包括酒店项目在内的各类业主单位主动找上门来,企业的名头越来越响,市场越来越广,为中铁建工集团的发展转型,开辟了一条通向辉煌的宽广道路。

图片 13.jpg

▲亮马河大厦、幸福大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学有所教,从大学校园到国家级图书馆,中铁建工集团为知识与书香护航。先后承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等高等学府,聚才集智,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装上“高能”人才引擎。

图片 14.jpg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中铁建工集团匠心打造国家图书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工程,助力全民阅读,点亮书香中国。作为国家“十五”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基地,同时是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克服了诸多世界性施工难题,万吨钢结构屋盖一次性整体提升成功创造了当时世界提升重量纪录。

图片 15.jpg

▲国家图书馆

病有所医,一座座“生命方舟”由蓝图变为现实。北京铁路总医院(世纪坛医院)在1953年建设之初,医院占地面积9.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日诊规模1000人次。经过数次扩建,到1981年底,扩建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日诊规模达6200人次,其中的改、扩建工程均由当时的建厂局设计施工。如今的世纪坛医院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已经发展成为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此外,中铁建工集团承建了解放军三〇七医院医疗综合楼、安定医院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全面助力北京医疗和健康保障协同发展,为市民接受高水准、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坚强保障。


图片 16.jpg

▲铁路总医院(世纪坛医院)

住有所居,方能安居乐业。自2022年中铁建工集团正式成立专业公司开拓房地产市场以来,“诺德”品牌就在北京扎下根系,茁壮成长。成功开发北京诺德中心1至3期,打造京西南区域第一高的地标名片和区域商贸中心;高质量打造诺德·春风和院等品质住宅,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民生属性,不断扩展首都人民的幸福空间。“建造好房子、打造好环境、提供好配套、奉献好服务”,成熟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


图片 17.jpg

▲北京诺德中心

蓝绿交织,中铁建工集团以绿色智慧全产业链全力守护宜居梦想。永定河畔的园博园中,作为园博会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展馆“月季花”与卢沟晓月隔水辉映,为永定河再添新景。建设过程中,中铁建工集团将园林绿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等绿色技术融入建筑施工,倡行绿色节能理念,把施工现场变成低碳施工、文明施工的展示场,用智慧与辛勤的汗水在永定河畔演出一场精彩的绿色交响曲。

图片 18.jpg

▲北京园博园


图片 19.jpg

植于基因的忠诚,与生俱来的自强气质让中铁建工集团一直做时代战略执行者,书写“国之大者”的担当答卷。

图片 20.jpg

双奥之城,冰雪之约。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中铁建工集团项目团队全程服务保障奥运赛事,建证中国奥运健儿夺金时刻。承建的京张高铁清河站担负大量运动员接送任务,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三座场馆和奥运村,服务冬奥72项赛事、3030名运动员及随队人员的保障工作。赛后,中铁建工集团相继收到来自国资委、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等10个单位发来的表扬信、锦旗,称赞中铁建工集团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高质量建设冬奥场馆,高标准保障冬奥赛事,为冬奥盛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不愧为新时代的开路先锋。

图片 21.jpg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千年之城,未来图景。大运河畔,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不舍昼夜。文杏裁梁,香茅结宇,“森林书苑”惊艳了世界的目光。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以极富设计感的建筑形态在城市绿心拔地而起,矗立的银杏树状结构支撑起知识的空间,一枚枚银杏叶屋盖汇成赤色方正的人文印章,中铁建工集团以匠心精筑为千年运河文化着上一抹亮丽的色彩。276块大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更是创造了最大规格尺寸、最重玻璃板块、最新互为肋玻璃支撑结构形式三项国内“幕墙之最”。

图片 22.jpg

▲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站房核心区完成逆作基础底板施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形成,不断为城市副中心的生机勃勃提供中铁建工方案。未来,将实现城市副中心1小时直达河北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副中心功能布局,增强首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 23.jpg

▲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枢纽

70年峥嵘岁月,70年惊鸿一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年北京站建设者日夜不停的号子声犹然在耳,如今的中铁建工集团与首都北京同心同向,前景可期。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站在七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中铁建工集团将继续扎根北京热土,全面融入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梦想起航,砥砺奋进开创美好新未来。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留言
  • 电话
  • 位置